时间: 2020-04-17 来源: 四肢关节骨科 编辑: 中心医院
什么是“妈妈手”?
提起“妈妈手”, 不少人可能一头雾水,不知道到底是什么。“妈妈手”其实是腱鞘炎的一种,专业名字是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。之所以被称为“妈妈手”,是因为妈妈得腱鞘炎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。由于妈妈在照顾婴儿的时候,频繁用手腕、大拇指发力抱娃、做家务,手腕或拇指长时间超负荷工作,导致相对应的腱鞘过度摩擦而造成炎症、损伤。不过“妈妈手”可并非宝妈的专利,长期带孙子的也会成为“奶奶手”/“外婆手”,另外某些职业人群也会患这个病,比如长时间玩手机的人、洗碗工、厨师等。
“妈妈手”的自测办法
“妈妈手”一开始有轻微症状,如拇指一侧的手腕,变得红肿或肿胀时就要留心了,如果进一步发展下去就会变成关节活动受限、提不起重物,疼痛也有可能从手腕发展至前臂、指尖等,严重时只是做些轻微的捏、抓、握就会有剧烈疼痛感。可参照下图自测下:
方法很简单,把大拇指弯曲到掌心,其余手指包裹住大拇指握拳,拳头用力向下拉伸,如果明显觉得疼痛,可初判为“妈妈手”。
得了"妈妈手"怎么办呢?
过去治疗妈妈手的方法也有许多种,比如热敷、佩戴护腕、减少患肢活动,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等,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,还可采用注射治疗或手术治疗。188金宝搏亚洲体育登陆四肢关节骨科新引进了瑞士EMS冲击波治疗仪,治疗“妈妈手”从此有了新妙招——骨肌体外冲击波治疗(简称冲击波治疗)。
研究表明,冲击波可促进局部血管扩张,加速血液循环,增强刺激神经纤维,阻止疼痛刺激增加并由此增强止痛效果;破坏疼痛受体的细胞膜,抑制疼痛信号的产生及传递。此外,冲击波还可有效地改善治疗区域的新陈代谢,减轻患处的炎症反应,消除水肿,提高组织的机械负荷。基于这种治疗机制,冲击波也可以有效治疗其他部位的腱鞘炎,如扳机指(屈指肌腱狭窄行腱鞘炎)、尺侧腕伸肌狭窄性腱鞘炎。
冲击波的疗程以及有何注意事项?
疗程:冲击波一个疗程治疗3-5次,每周治疗1次,具体次数根据病情需要调整,每次治疗约10分钟左右,治疗过程中会有一些不适及可以忍受的疼痛,一般随着治疗的推进不适感会逐步减轻。
注意事项:
1.建议您在治疗周期内调整好作息时间,能够坚持按时进行治疗。
2.治疗后几天内,您可能会感到冲击部位红热肿胀不适,属于正常现象。建议您在治疗后2-3天内,局部使用冰敷治疗,每天2-3次,症状基本几天内即可消失。
3.当天即可活动,投入工作
4.治疗周期内,减少患肢发力
5.在医生指导下可行患肢伸展及肌力锻炼
6.以下情况不适宜冲击波治疗:凝血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:如阿司匹林、华法林、氯吡格雷等;使用免疫抑制剂;儿童的骨骺区域;孕妇;肌腱筋膜断裂;严重损伤或急性损伤;治疗局部有肿瘤、大血管、神经、血栓;严重冠心病,带心脏起搏器者。
188金宝搏亚洲体育登陆四肢关节骨科具有一支专业成熟的冲击波队伍,竭诚为珠西人民解决疼痛之苦!
冲击波治疗室开放时间:周一到周五,上午8:00-12:00,下午14:00-17:00。
冲击波治疗队伍
您的关注是我们更新的动力
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